【2025年】興趣標籤該怎麼組合?不只選「貓」,還可以這樣搭!

嗨,我是Alan,今天我們來聊聊興趣標籤這件事
不少人在下廣告時,選受眾的時候第一直覺就是:
「我的產品是給養貓人用的,那我就選『貓』、『貓糧』、『貓砂』這些興趣標籤吧!」

看起來合理,對吧?

但其實這樣的操作往往會陷入一個問題:
「太表層」、「太擠」、「太貴」,而且轉換不見得會好


今天這篇,我想分享的不是只有選「貓」這一類明確標籤

而是如何用「延伸思維」與「興趣交集」

打造一套更聰明、更有價值的標籤組合策略。


為什麼只選「貓」反而轉換不一定好?

Facebook 的興趣標籤判定並不是你想像中那麼「準」
有時候某個人只是看過幾支貓的短影片
就會被標上「貓咪愛好者」,但這類人真的會為你家的商品買單嗎?

而且熱門標籤像「貓」這類受眾雖然看起來精準、直觀
但你要知道「這些地方已經像是週末的誠品、或是年貨大街,人潮雖多,但聲音也多、選擇也多,消費者已經習慣快速滑過。」

你今天如果拿著貓罐頭去這裡擺攤,不是賣不好
而是要花更多成本才搶得到關注
CPM 高、CPC 高、轉換率未必更高

與其在高競價的熱門興趣中比誰聲音大
我更建議你可以試著找找那些「有貓、但不單純只是喜歡貓」的人

像是會幫貓挑低溫熟成零食的有機生活消費者
or對居家生活有品味的人
or剛好也在幫孩子挑零食的媽媽

這些人可能在隔壁巷子逛咖啡店,但其實你賣的貓點心他也會買
而且不需要和其他品牌猛烈爭搶那一個關注!


我會怎麼搭「興趣標籤」?

舉例來說,今天你賣的是高價貓咪凍乾,那你的TA可能是
– 養貓
– 有消費能力
– 重視成分與健康
– 喜歡質感生活

所以除了「貓」之外,該怎麼搭?以下是我會實測的幾種組合思路


【1】「主體+價值觀」型

  • 興趣組合:貓咪+天然寵物食品、健康飲食、有機生活、環保主義者
  • 背後邏輯:買高價凍乾的消費者,通常不是因為「只要吃就好」,而是「要吃得好」

【2】「主體+生活型態」型

  • 興趣組合:貓+無印良品、質感生活、極簡生活、室內設計、園藝
  • 背後邏輯:有些養貓人,其實同時對生活空間有品味要求,你的產品視覺如果有設計感,這群人會更容易轉單

【3】「主體+消費力」型

  • 興趣組合:貓+精品、寵物用品、高端消費等
  • 背後邏輯:這群人日常消費高,對於花費不手軟,只要你的東西能說服他,沒道理不買。

【4】「交集排除法」組合:

近一年Meta改掉,無法排除興趣受眾了~
然這個操作邏輯超好用的!
但現階段,我們可以排除與我們互動過的使用者or排除指定名單
這方法就還是可以使用!
不過,我通常只會排除購買週期內的「購買過的消費者」
因為消費者重複被打到的時候,買單意願也會隨著看到的素材切角提升


這樣做有什麼好處?為什麼要避開「只選貓」的直覺法?

1. 廣告成本更穩定

熱門標籤像是「貓」、「貓糧、「貓砂」本身就非常擁擠
再加上太多品牌都在投、競品密集,出價自然高
而且這群人看到的貓相關廣告可能一天就數10則,視覺疲乏、互動意願降低

當我們搭配延伸興趣標籤(例如「質感生活」或「高消費族群」)後
Meta 會找出「同時擁有A興趣與B行為特徵」的交集人群

這時候廣告會更容易落到「剛好需要、但還沒被廣告轟炸的人」
讓你的素材有機會脫穎而出


2. 觸及更高價值的消費者,不只是「喜歡貓」,而是「會為貓花錢的人」

你一定知道一件事:喜歡貓的人 ≠ 會買貓凍乾的人
但很多人選標籤的時候,卻只選了「貓」

事實上,會下單的那群人通常還具備其他條件:
✔ 重視生活品質的人
✔ 願意花時間研究食品成分
✔ 已有購買高價寵物用品的經驗
✔ 追求品牌故事與價值感

這些關鍵字看起來抽象,但其實都能在Meta受眾設定中找到線索
像是「pet smart」「狗狗美容」「犬隻健康」這些興趣
背後代表的就是「更願意為寵物花時間與金錢」的輪廓。

把這群人抓出來投放,你的廣告就不只是「被看到」
而是「被有能力、有意圖的人看到」


3. 有利於素材分眾製作,提升轉換效率

舉個例子:
當你知道你的受眾是「喜歡質感生活的單身女性貓奴」
你就可以做出一張「在北歐風客廳陪貓喝咖啡」的畫面
配上「給毛孩也要選最純粹的OOO」這類的文案。

如果你的受眾是「寵物爸媽、有孩子的家庭」
那素材可能就要用「親子+寵物+週末生活」的構圖
主打安心原料、孩子也能摸的零食、節日送禮等切角。

這類受眾精準切割後,素材就有辦法做出「貼近生活」的投射
能夠在第一時間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,再搭配個免運門檻或是快速出貨
不需要靠過度誇張的文案,也能產生共鳴與轉換!


如果你現在依然適用「貓+飼料」這種選法,建議你試試新組合!
去試試對生活有品味的貓奴們、或是家裡有孩子的毛孩爸媽
或是從外層標籤去思考一個人的生活型態(確保文案內有提到產品即可)
這些「外層標籤」的核心判斷跟著的還是興趣本身
我先前有說過,每個人都有複數的興趣標籤,所以怎麼去思考受眾的延伸
這會是你下一波的轉換的機會,找到興趣受眾在配上對應強素材
那又會是一個全新的機會!


最後提醒你兩件事:

  1. 廣告素材一定要對應受眾切角,不要選了「質感生活」
    卻還做那種劣質模板照片,會直接被無視嘿~
  2. 興趣標籤不是越多越好,Meta的受眾太廣會變得模糊
    請記得控制在一個合理範圍,我自己是抓同性質的合併一起!
    像是「蘭嶼、小琉球」我會合併(類似這樣的概念)

如果你還在用「貓」這種方式下廣告,建議下次試試這些標籤組合的新搭法
感謝你今天的閱讀,我們下次見!
若你有發案的需求,或是在找能信任的廣告投手、行銷顧問,歡迎與我聯繫
如果你是同行希望有合作機會的話,也可以聊聊
目前服務項目有『行銷顧問諮詢、廣告投放』
你可以透過這個mail聯絡到我 alanwintek@gmail.com
我有7年以上的廣告投放經驗、以及4年以上的接案經驗
月廣告投放費用500萬起,大中小預算客戶皆有合作
目前依然在市場最前端廝殺,經驗相當豐富,歡迎找我聊聊。

Add a Comment